長山古寺/長山古廟
熱門
廟宇基本資料
廟宇詳細資料
同治七年(1868年)重修,1998年再次重修。規模不大,是香港有名的古剎之一。
寺門門聯:「長亭惜別,古道瞻歧,雨笠塵襟人日日;山鳥吟春,寺花送曉,煙鐘風磬我年年。」上聯寫行旅跋涉之苦,下聯寫寺僧的清修,意境清新絕妙,頗為出世。寺內佛壇前對聯:「有意燒香,何須遠航南海;誠心禮佛,此處即是西天。」是曉喻行旅及描述古代驛使僕僕風塵的文句。
該寺規模不大,但幽雅非常,是典型的清代嶺南民居建築格局。分前後兩進,前進比後進高出約一米。正中為主殿,左右為偏殿。據說當年的行旅,就是居於左右兩殿,最盛時可容三十多人。
寺內古物甚多,有乾隆五十四年(1798年)銅鐘一口,上刻「長生庵」三字,壁上另有同治七年(1868年)木牌古碑一幅,上刻「長山古寺」。法器、佛壇均極為古樸。









乾隆年間該寺稱長生庵, 至同治時才改為長山古寺。
供奉神靈: 佛祖 、觀音、 地藏菩薩, 法器佛壇均極爲古樸。
此處古代為往返深圳廣州之通道, 長山古寺或爲古時驛館的舊址, 與廣州之五羊驛館、 大庚嶺之紅梅驛館,以及海外四夷驛館相銜接,屬南夷政亭,本爲官司吏所管理。主持感於南來北往者頗多,故大開方便之門,接待行旅,免其受露宿荒郊之苦。
當年香火尚盛,現由於環境變遷,地處偏僻,游訪者漸少,古道貌岸然盛況不再,長山古寺亦漸歸平淡。
前任住持幻空法師善醫道,自羅浮山移錫於此後,以醫藥解病,以佛理斷執,法雨遍施,饒益有情,深受鄉民愛戴。及後,法師乃將長山寺交與皈依弟子孔好攝管,自己則駐錫妙覺寺弘法。孔氏守寺五十多年,往生後,由其媳葉氏主理。平日附近鄉民常來禮佛,每年七月十五日盂蘭盆節,該寺均延請法師主持法人,辦素齊宴,鄰鄉近裏,乃至部分遠自市區而來的信衆,聚集於寺,誦經禮佛,十分熱鬧。
因年深月久,該寺一度失修。1998年初進行修葺維護,年底峻工。1999年1月4日重新開光。重修後的古寺,古樸依然,惟內外均已煥然一新。偶見一兩慕名而來的遊客,寺內寄居了不少蝙蝠,古寺真「福地」也。
每年七月十五日盂蘭節,該寺均延請法師主持法會,辦素盆菜宴,鄰鄉近里,乃至部分遠自市區而來的信眾,聚集於寺,誦經禮佛,十分熱鬧。
該寺已列入香港古物古蹟委員會古蹟管理範圍。
地圖
網友評論

非會員也可看到留言,不過並非即時的,請注意喔!
